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张永泽介绍说,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将实施三大类10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于2030年基本建成生态安全屏障。
西藏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和敏感。这里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天然湖泊和江河,一些江河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江河源头。因此,西藏被冠以“亚洲水塔”和“世界气候调节器”的美称,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更是明确提出使西藏成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一五”期间,西藏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资金超过1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西藏在全国率先启动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试点,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使全区1.5亿多亩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植树造林172.1万亩,防沙治沙64万亩,退耕还林58.5万亩。
张永泽认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项目的实施表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已由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中国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10项工程包括天然草地保护、森林防火及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重要湿地保护、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防护林体系建设、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地改良、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安全屏障监测。
据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介绍,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中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工程有退牧还草和鼠虫毒草示范治理两个子项目,主要实施范围是14个纯牧业县和24个半农半牧县及13个鼠虫毒草重灾区域。
截至目前,累计落实国家投资7.7亿元,实施天然草地禁牧116万公顷、休牧100.6万公顷、退化草地补播73.4万公顷,治理鼠虫毒草害面积达1241.6万公顷。
此外,西藏还重点建设了藏东南“四江”流域重要地带、“一江两河”流域宽谷低地等四大防护林体系。目前累计落实国家投资2.2亿元,在52个县建设防护林4.9万公顷,封山育林1.6万公顷。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藏北那曲地区安多等地草场盖度、高度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一些草地比原来长高近6厘米。”张永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