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75m,树干挺直,树冠塔形。树皮深灰色,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开裂。大枝一般平展,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姿态优美,壮丽雄伟;枝有长、短枝之分。叶针形,灰绿色,长2~5cm,叶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20 ~ 60个簇生。雌雄异株,少同株,球花单生枝顶;雄球花椭圆状卵形,近黄色,长2~3cm,雌球花卵岡形,初为紫色,后转为淡绿色,长约8cm。球果椭圆状卵形,长7 ~ 12cm,径5~9cm,种鳞阔扇状倒三角形,背面密被锈
色短茸毛,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花期10-11月,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球果翌年9 ~ 10月成熟。
‘银梢’雪松树‘Albospica’ :小枝顶梢呈绿白色。
‘银叶雪松树‘‘Argentea’:叶较长,银灰蓝色。
‘金叶’雪松树‘‘Aurea’:树冠塔形,高3~5cm,针叶春季金黄色,人秋变黄绿色, 至冬季转为粉绿黄色
‘密丛’雪松树‘‘Compacta’:树冠塔形,紧密,高仅数m;枝密集弯曲,小枝下垂。
‘直立’雪松树‘‘Erecta’:是优秀的直立性生长品种,叶色更显银灰色,是英国品种。
‘赫瑟’雪松树‘‘Hesse’:极矮生,高仅40cm;苗木紧密,是德国品种。
‘垂枝’雪松树‘‘Pendula’:大枝散展而下垂,在定植时应将中央领导枝绑直。
‘粗枝’雪松树‘‘Robusta’:塔形,粗壮,高20m;枝呈不规则地散展,弯曲;小枝粗 而曲;叶多数,长5~6(8)cm,暗灰蓝色。
‘轮枝粉叶’雪松‘Vertivillata’:树冠窄,分枝少而近轮生;小枝粗;叶在长枝上 成层,呈显著的粉绿色。
‘魏曼’雪松‘Wdsemannii’:塔形,苗木紧密,枝密生,弯曲;叶密生,蓝绿色。
在南京地区根据树形和分枝情况可分为3个类型:
‘厚叶’雪松:叶短,长2.8~3. lcm,厚而尖;枝平展而开张;小枝略垂或近平 展;树冠壮丽,生长较慢,绿化效果好。
‘垂枝长叶’雪松:叶最长,平均长3.3 ~4.2cm;树冠尖塔形,生长较快。
‘翘枝’雪松:枝斜上,小枝略垂;叶长3.3 ~3. 8cm;树冠宽塔形,生长最快。
(二)分布与习性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 3300m地带。由于观赏价值极 高,我国科学工作者早在1920年开始向平原和低纬度地区引种移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 城市中多有栽培。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生长良好。
浅根性树种,侧根系大体在土壤40 ~60cm深处为多,最多不超过80 ~90cm深, 水平根系可达数米,怕大风,易倒伏。
生长速度中等(平均每年高生长可达50 ~80cm),幼年期生长较慢,1年生苗高仅 30cm, 2年生苗高50 ~ 70cm,以后每年高生长可达50 ~ 80on。南京市50年生的雪松高 18m,胸径93cm;昆明市20年生雪松高丨8m,胸径38cm。寿命长,600年生者高达72m, 干径达2m。
阳性树,幼年耐阴力较强,大规格苗木要有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喜 温凉气候,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大苗可耐短期的-25°低温;1949年前雪松的栽培北界在 青岛,后经引种试种,现已能在北京生长良好,但仍以选背风处栽植为佳。耐旱力较强, 适宜于年水量达600 ~ 1000mm左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地区生长,而以长江中下游一带 生长最好。
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能生长于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但以肥沃、疏 松、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最好,亦能生于瘠薄地和黏土地,但忌积水地、低洼地或 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生长不良,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