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绿色先行,是贵州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贵州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必然要求。
从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细则》以来,贵州完成义务植树25.07亿株,参与义务植树约5.27亿人次。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国土绿化进程,改善了生态环境。
金秋时节,罗甸县罗悃镇布乃村的贵州“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上,一排排栾树、香樟、桉树,从坡地排到山脊,绿枝迎风招展。
两年前,这里还是满山荒芜。如今,满眼的绿色得益于“互联网+全民义务种植”模式。2018年,贵州推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机制,以“e绿黔行”主题引领全民义务植树。通过线上捐款,购置树苗,实现实地造林的方式,创新义务植树形式,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国土绿化,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云端”种树,荒山成林。2018年至2019年10月,参与线上植树7万余人次,筹集尽责捐资160余万元。在罗甸县建成1100亩义务植树基地,使用线上捐资58万元植树209亩,其余100多万元用在紫云自治县国有浪风关林场义务植树基地,建成358.5亩。
义务植树,除了创新形式还不够,重要的是需要全民参与。贵州各部门聚指成拳,有效联动多元主体,迅速推动各级各部门参与义务植树。
仅2019年,住建部门以园林城市创建推进义务植树,新增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4827.01万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面积652.20万平方米;交通部门以运营高速公路绿化建设及绿化工程推进义务植树,提升公路绿化景观95公里;共青团以“绿动遵义·青春建功”等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动员团员青年13.5万人次植树1.02万亩。
贵州一边创新义务植树参与模式常态化,一边构建完善制度与保障机制,多措并举为公益保驾护航,让人们放心植、安心植,解除后顾之忧。
2014年,省人大审议通过《贵州省义务植树条例》,明确了属地管理制度、履行时间、部门责任制、经费保障机制、法律责任等,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2018年,省政府下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扩面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实施青山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城乡绿化美化、社会化造林等植绿行动,掀起了新一轮绿色贵州建设行动。
全民义务植树热情的高涨,离不开贵州各级干部的带头示范。
贵州建立“一节一日一天一季”植树护林机制,即在每年植树节、贵州生态日、春节上班第一天植树、义务植树季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并通过五级干部联动,当好义务植树“领头羊”,激发全民参与热情。
在干部带头、全民动手,常态化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的推动下,据统计,2011年至2019年,全省共完成义务植树5.27亿株,参加义务植树1.89亿人次。
绿色是新时代贵州发展的厚重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全面推进全民义务植树与国土绿化进程,如今置身黔地,满目绿浪,广阔的森林资源和林下空间孕育着巨大的绿色财富。